一、血液透析對終末期腎病患者上消化道動力的即時影響
引用本文:吳高玨,蔡旭東,邢潔,鐘光輝.血液透析對終末期腎病患者上消化道動力的即時影響[J].江蘇醫藥,2021,47(06):598-603.DOI:10.19460/j.cnki.0253-3685.2021.06.014.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液透析(HD)過程對于終末期腎?。‥SRD)患者上消化道動力,包括消化不良癥狀、胃電慢波及胃腸激素的即時效應。
方法 18例ESRD患者接受維持性HD治療6個月以上。在HD起始前30min(T1)、HD起始后30min(T2)、HD最后的30min(T3)和HD結束后30min(T4)行4
導聯空腹胃電圖檢測胃電慢波(采用4導聯EGG 裝置:MEGG - 04A ,寧波邁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進行無創的胃電慢波記錄,并在HD治療前、后記錄患者消化不良癥狀評分,采用心率變異性評估自主神經興奮性,ELISA法檢測血漿胃動素(MTL)、胃促生長素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水平。
結果 HD治療前、后消化不良癥狀即時總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HD治療后,上腹痛及上腹不適癥狀評分較治療前增加(P<0.05)。與T1比較,T2 時的各導聯胃電正常慢波百分比均值和主頻均值均下降(P<0.05),而胃電節律過緩或過速的百分比均值均升高(P<0.05),此后逐漸恢復至T4時,除第1導聯的胃電正常慢波百分比仍低于T1時(P<0.05),其余導聯上述指標均與T1時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HD治療后血漿胃促生素水平較治療前升高(P<0.05),而HD治療
前、后MTL 和GLP-1水平無統計學差異(P>0.05)。
結論 單次HD加重了患者消化不良癥狀,且導致胃電慢波一過性的異常。胃電慢波在HD治療后期的逐步恢復可能與胃促生長素水平升高有關。
【關鍵詞】
血液透析;終末期腎??;消化不良;胃電慢波;胃促生長素
(掃碼查看文獻全文)
二、糖尿病胃輕癱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電圖檢測分析
引用本文: 劉冠岐,董國玉,丁婷婷,侯曉婷,黃曉麗,葛建新,王國品.糖尿病胃輕癱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電圖檢測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21,34 ( 12 ) : 16621664+1669.DOl:10.13429/j.cnki.cjcr.2021.12.015
作 者: 劉冠岐、董國玉、丁婷婷、侯曉婷、黃曉麗、葛建新、王國品
作者單位: 江蘇南京,南通大學 附屬南京江北醫院消化科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胃輕癱和糖尿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電圖檢測結果, 探討胃電圖對糖尿病胃輕癱的診斷價值。
方法 選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江北醫院收治的60例合并胃輕癱的糖尿病患者(觀察組) ,60例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糖尿病患者 (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在空腹狀態、餐后接受體表胃電圖檢測 (采用4導聯 E G G 裝置: M E GG - 0 4 A ,寧波邁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并接受X線餐餐造影檢查、核素顯像檢查。 比較兩組的胃電圖檢測結果 。 比較餐造影、核素顯像、胃電圖對糖尿病患者胃輕癱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胃輕癱診斷中鋇餐造影、核素顯像、胃電圖診斷與臨床綜合診斷之間的一致性
結果 在胃電圖檢測中,觀察組的餐后/餐前功率比值、胃動過緩百分比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1),觀察組餐前、餐后的波形反應面積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 < 0.01)。 核素顯像與胃電圖對糖尿病患者胃輕癱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高于鋇餐造影(P< 0.01,P<0.05),而核素顯像與胃電圖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一致性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胃輕癱診斷中,核素顯像、胃電圖檢測結果與臨床綜合診斷結果之間呈高度一致 (Kappa值分別為0.851,0.839) ,餐造影診斷結果與臨床綜合診斷結果之間呈中度一致(Kappa=0.654)。結論 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與糖尿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電圖中胃肌電活動存在明顯差異,胃電圖對糖尿病胃輕癱具有良好的診斷價值,其對糖尿病胃輕癱診斷靈敏度準確性與核素顯像一致。
【關鍵詞】
糖尿病; 胃輕癱;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電圖; 核素顯像;上消化道造影
(掃碼查看文獻全文)